产业研究
|   点击下载

建筑工程人才如何与市场“对接”初探

发布人:珠海市服务外包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量:417

邓正俐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

摘  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建筑类 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优质、高效地速度去适应市场的 “对接”。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  “双师型”教师  教学方法  评 价模式  实作实训  互惠双赢

 

党的十八大后,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形成以 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 系,从而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专业型人才也将出 现供不应求的态势。那么,中职教育培养建筑类工程人才应该 如何去适应市场需求呢?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建筑类工程人才的 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市场对接。

1 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中职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对“能力本位”的认识逐 步加深,但距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 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还有较大差距。课程体系,还远远 没有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需要决策者具有一定的风险 能力。学校应该不断改进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需要消 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更需要企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企业 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调测量、监理、 计算机应用、预算软件等知识体系的建构。加强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学生毕业时持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上岗,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 环节。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 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2 加快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建筑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刚刚起步,还远不 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目前还有许多不足:

(1)是学校的专业教师中,已获得的技能及职业资格证 书的情况有所不同,有的以专业技术为主,有的以高级工为 主,这势必在教学中会有所偏差。(2)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 识为本位的观念,仍在一部分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学理念 及手段与时代脱节,极大影响教学效果。(3)是学校普遍缺乏 能胜任理论与实验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教师。

为此,迫切需要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邀 请国内外专家及行业技术人员到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活动,聘请 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以工程项目的参与和 到企业实践的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技术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

(1)要创设工作环境,加大实训实作的容量,紧密结合 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作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 的岗位适应能力。(2)要应用挂图、投影仪、幻灯片、多媒 体课件、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施工技能知 识。(3)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采用行动导 向教学法和突出个性的学习方法,将理论课,实践课,在校学习课融为一体:以理论课讲授专业知识,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 际应用能力、沟通能力。

4 加强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学校应改革现有的考试方式,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 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 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可采用笔试、口试、综合 作业、项目评审、毕业实习考核等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 制教学质量,逐步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采用分值来对学生进 行综合考核,一是学校内课堂对学生的评价、核心课程试题库 考试成绩、实作课程的操作考核等;二是行业企业对学生的要 求是对学生真实的评价标准,吸纳行业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让 企业专家参与对学生的评价。

5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作实训环境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全面开展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远不能满足使学生毕业即能顶岗工作的需要。改善教学实践环 境,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 内实训基地,全面开展生产性实训,大力开展技术培训、职业 技能鉴定工作,构建区域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6 校企合作机制应体现“互惠双赢”

多年来,由于校企合作不畅,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脱节较 大,企业先进技术与新标准教学过程引入存在时间差,影响了 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紧跟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运行机制基础上,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制定相应的培训计 划和咨询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咨询服务,增强本专业的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紧密 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人员身份互兼、基地共建、订单培 养、工学交替等各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以此达到“互惠双赢”。

7 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就业教育

由于建筑行业的技术是不断更新的,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 育在强调就业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关注终身教育、素质教育。 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当前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教 会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潜力。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综合素 质展现,职业技能训练和就业服务指导等不同任务的要求安排 活动,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突出经历教育,配合能力训 练,经历性教育与经验性传授同步,素质培养与技能类训练相 通,校内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总体效果。

我们应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建筑类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和 迫切性。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双师型“师资水平,创新 教学方法,改进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改善实作实训环境,加 大校企合作,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 时俱进,以优质、高效的速度去适应市场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2]李忠华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式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