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
|   点击下载

竞争将成中美电影业未来关键词

发布人:珠海市服务外包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8-05-08    浏览量:468

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中美贸易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中美贸易战仍在持续,业界关于贸易战会不会烧到电影业的讨论不绝于耳。

4月10日,全球化智库(CCG)在京举办中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路径研讨会,邀请文化研究学者和影视投资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为中国电影产业“走出去”和文化软实力立足国际建言献策。

谈及中美贸易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中美贸易战暂时还不会烧到电影业上。因为电影市场的逐步放开是中国加入WTO时的相关承诺的一部分。2012年习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对电影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沟通,我国也将进口片配额从每年20部提高到34部,这表明我们国家在电影市场的开放态度是明确的。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韩国等,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完全向好莱坞开放自己的电影市场。因此,从目前的趋势看,中美贸易战目前和电影领域尚没有什么关系。

加重业界焦虑的不止中美贸易战。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签署,时间为五年。2017年2月五年期满,美贸易代表们一直试图与中国达成新的协议,包括增加进口片的数量、增加允许在中国拍摄的外国电影数量等,此前预计达成协议的时间是去年年底,然而,直至如今,仍未有定论。这无疑使得中美电影贸易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事实上,抛开中美贸易战是否会对电影业产生影响不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电影业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直到现在,中国电影业仍然望好莱坞之项背,好莱坞模式受到很多中国电影人的追逐和热捧。

对此,与会嘉宾认为,好莱坞模式是成功运作的电影产业代表,也是当前商业电影的标准典范。中国电影依托着强大的文化底蕴走过百年,尽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可以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正在》多元媒体平台创始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刘裘蒂表示,事实上,国际上有很多不同的电影叙事语言,美国有好莱坞电影,欧洲也有很成熟的影视制作传统。相对而言,中国电影的输出呈现出单一化模式,特别在一些想法或者思想方面。“好莱坞模式并不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单一的模式,但是国内确实存在基本照搬好莱坞模式的,比如《战狼2》被誉为《第一滴血》的中国版,《红海行动》被誉为是《黑鹰坠落》的中国版。”刘裘蒂如是说。

谈及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国龙文产集团董事长陆兴东认为,中国电影业界一直在研究好莱坞,向好莱坞学习。当前,中国电影业应该向好莱坞学习什么?关键在于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主导下的管理体系,同时,做好电影工业的基础,形成商业闭环,用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和先进技术来表达中国故事。

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否走好莱坞模式,中国电影业和电影市场的整体成长,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4月初,中国电影市场传来捷报: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凭借强势的春节档,取得开门红,票房总收入达到了202.17亿元,超过了北美的2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1.65亿元),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合计150亿元,占比达74.2%,同比增长达93.17%。在最卖座10部电影中,国产片入榜6部并占据了前4名,而好莱坞大片仅占3部,排在第5位、第9位、第10位。

可以预见,未来中美电影之间,除了合作,竞争也将成为关键词。

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