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
|   点击下载

吉利11年转身见证:中国汽车由技术输入变为技术输出

发布人:珠海市服务外包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8-05-22    浏览量:599

刚过去的4月份,吉利汽车以12.69万辆的成绩稳居中国品牌第一位,同比去年增长46.9%,并杀入国内乘用车销量前四名。除了“量”的增长,吉利汽车在“质”方面也是不遑多让,去年吉利实现利润达到106.3亿元,同比增长达108%,成为当年“最赚钱自主车企”。

  “吉利博越主要售价在12万元以上,领克产品平均售价在17万元以上,我们完全进入合资品牌的主力阵营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吉利的成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也要面向于全球。

  也就在近期,吉利汽车牵手壳牌通过博越“挑战100度”中欧品质行活动,对外传达吉利“开门造车”理念、博越是“全球车”产品。林杰回忆起11年前与壳牌首次合作的场景,深刻认识到只有与强者共舞才有吉利的今天与未来。

  回看2007年的吉利汽车,未收购沃尔沃的吉利并非强者,产品处于1.0时代。依靠售价低廉的“自由舰”、“吉利金刚”及“远景”等车型全年销量也仅18万辆左右,并且当年还未完成既定的年销量目标。如今的吉利汽车两个月销量就已经是当年全年销量。

  “原来中国汽车工业是靠其他国家技术输入,博越今天不仅启动了亚欧之旅,更是见证到它是吉利首款向全球输出技术、产品的车型,”林杰表示,去年吉利在白罗斯设立工厂投产Atlas(博越),同时吉利与马来西亚宝腾合资投产的博越也即将要上市,所以博越是一款真正的全球车。

  汽车企业不能单打独斗

  2007年至2017年十年间,中国汽车市场乘用车总量从630万辆增长到2400万辆,增幅近4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从250万增长到1000多万,增幅超4倍。可吉利汽车十年间销量却由18万辆增长到2017年的124.7万辆,整整翻了近7倍。

  也就在2007年,吉利与壳牌开始合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于2009年4月份双方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彼时双方合作就涉及到生产、服务、赛车运动和海外服务等方面润滑油的使用。“吉利为什么不推自己的润滑油品牌?壳牌是世界顶级的石油公司,选择最强的合作伙伴才能做到更强,这都源自我们开放的一种心态,”林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也正是这份与强者共舞的心态,吉利此后多年间开启“买买买”模式,先是2006年收购英国锰铜股份,2010年全面收购沃尔沃轿车,2017年又再次收购沃尔沃集团股份,2017年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公司和英国路特斯跑车公司,甚至在2018年年初突击购买了部分戴姆勒-奔驰股份。经历多轮收购和并购,目前吉利控股已形成吉利汽车、领克、沃尔沃、伦敦出租车(英国锰铜)、宝腾和路特斯(莲花)六大汽车品牌矩阵,覆盖中低端品牌、豪华品牌的完整产品谱系。

  对于吉利接下来是否还有收购计划?林杰表示,吉利国际化收购实际上是为了能够整合全球汽车资源,造出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因为现在汽车企业根本不能单打独斗,所以通过国际收购也好、合资也好,都能为吉利品牌走向全球带来很大的影响。

  壳牌与吉利属强强合作

  “壳牌公司总部在伦敦,与我们在去年有一个美丽的约定,壳牌也很希望灌装着他们机油的吉利博越,能够从中国来到他们的总部进行两个企业之间的互访,”林杰对于此次中欧品质行活动还有另一个解读。

  壳牌亚洲OEM业务总经理萧丽明对记者表示,吉利博越车里流着壳牌的血,“因为引擎就是汽车的心脏,虽然壳牌只是提供润滑油,可是润滑油的转变和它的技术性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这次横跨欧亚大陆友谊之旅,在不同路况每个润滑油和引擎面对的挑战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从润滑油的研发角度,支持吉利走出国门,在不同国家、不同的路况、不同的气侯,提供最适合消费者体验的润滑油”。

  “壳牌是全球大型石油集团,这对于吉利汽车国际化的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有更多的产品要在全球销售,所以我们要找的合作伙伴必然是全球的,”林杰告诉记者,以博越为代表的吉利3.0时代车型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一些设计、研发、验证的,如今已在白罗斯投产,接下来还有一款轿车在当地投产,这都需要壳牌的协助。

  壳牌俄罗斯润滑油总裁Sergey Starodubstev透露,壳牌给俄罗斯当地提供的产品都打上吉利和壳牌的商标。

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