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1910.7亿元,同比增长22.8%;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
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增长明显提速,运行态势良好,服务贸易已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多重因素为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服务出口4861.7亿元,增长17.9%;进口7049亿元,增长26.5%。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增长明显提速,运行态势良好,显示出中国服务贸易已经走上了快速增长轨道,这与当前全国整体的经济贸易复苏态势相匹配。
具体来看,前两个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4648.7亿元,增长14.2%;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旅行服务进出口3179.3亿元,增长51.8%。
李俊认为,无论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都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这是支撑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增长较快的重要因素。入境游增长明显提速,表明中国此前推出的一系列促进外籍人员入境便利化的相关措施发挥了作用。
数据还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的服务贸易逆差达2187.3亿元。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吕越分析称,服务贸易保持逆差与外部环境相关,也与内部服务业的竞争实力、产业结构相关。未来要改变服务贸易逆差局面、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还须内外联动,协调统筹。
“对内打造利于服务贸易发展大环境的同时,也要持续发力创新发展机制。”吕越说,一方面,要高水平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平台,高标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支持众包众创、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的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力度,支持智慧物流、线上办展、远程医疗等领域发展,提高服务可贸易性,推动保税研发、检测、艺术品展示交易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鼓励相关行业、企业扩大绿色低碳技术出口。
在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看来,中国服务贸易良好表现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支撑,例如政策利好、信息技术加速迭代、国际合作不断拓展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中国服务贸易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刘春生表示,近年来,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合作,签署的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其效果正不断显现。此外,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性、支持性政策举措,也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比如,2023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今年3月,商务部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和《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首次在全国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了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体系。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分析称,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诸多特点:一是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特征愈发显著,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不断提升;二是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更趋均衡;三是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服务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未来,上述特点将继续为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把握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是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增强贸易实力的关键抓手。”宋思源说。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