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奋斗路,中国人民书写了无数个发展奇迹。
2020年,疫情肆虐重创全球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次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而中国则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说起2020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外贸领域格外亮眼,不仅逆势实现增长,而且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全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9%,进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纪录。我国也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外贸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外贸规模创新高的同时如何才能提质增效?“十四五”时期提升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的空间又在哪里?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进行了专访。
中国外贸变化翻天覆地
NBD: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党领导下我国的外贸发展史,可以分为哪几个重要阶段?
霍建国:中国外贸迎来迅速发展,实际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拉动,外贸出口微乎其微。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通过充裕的劳动力和特区政策,大力发展“三来一补”。而这些“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在那个阶段,我国纺织、鞋帽等轻工业的出口规模发展得非常快。
1978年,中国的货物贸易规模只有300多亿元,出口额不足170亿元。到了199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已经达到5500亿元的水平。到2000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已突破3.9万亿元。2009年以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所以说,这个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走贸易强国之路,不仅仅要在规模上下功夫,更要在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近年来我国外贸结构逐步向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业发展,出口产品也由过去的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机电、计算机、芯片等产品过渡。
NBD: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成绩?
霍建国: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外贸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和经济发展也是同步的。
这主要表现在出口商品的结构和产品竞争力比过去更强了,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规模和活力更强了。比如去年疫情期间,无论是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的出口,还是“宅经济”商品的出口,民营企业都是主力军。因此,中国外贸要提升国际竞争力,民营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就是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逆差逐步收窄。我认为这些都是在走向贸易强国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
补服务贸易数字化短板
NBD: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未来贸易拓展的空间在哪里?
霍建国:“十四五”期间,全球经贸格局将进一步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特征。外部市场的收缩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外部环境的压力客观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一定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巩固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还要着力提升加强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能力,主要包括研究市场的能力、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产品创新的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外贸企业的短板,必须要集中精力解决好这方面的能力建设问题。
“十四五”时期,继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是外贸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此要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建立新的内生增长驱动模式,以更多市场化改革的方法,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巩固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出口企业的经营能力,促进我国外贸稳定增长,逐步发展为贸易强国。
NBD:近年来,服务贸易成为一个热词,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潜力如何?
霍建国:从贸易强国发展的角度讲,我们有两方面弱项:一是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二是部分产品的供给能力还不够强,还停留在价值链的中下游。
从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补齐服务贸易短板,需要在贸易数字化和数字贸易方面下功夫。
数字贸易的核心是跨境数据流动,凡是高度依赖跨境数据流的经贸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数字贸易。在抢占数字贸易竞争高地、搭建发展平台、完善数字贸易平台体系等方面,我国仍然有较大空间值得去努力,去突破。
实现国际竞争力的跨越
NBD: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霍建国:“十四五”时期的外部环境相对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出口竞争力和短期内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供货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制造业的竞争力基础也是好的。但我国外贸行业必须要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才能够实现发展的预期目标。
中国在培育外贸竞争力的同时,要巩固制造业竞争的基础优势。目前,无论是制造业的规模还是产值,我国都居全球第一。我们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这些都充分凸显中国制造业的基础优势是存在的,我们应当在巩固优势的同时补齐短板,这样就能实现国际竞争力的跨越。
NBD:展望“十四五”,全球外贸格局还会出现哪些新变化和规律?
霍建国:从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看,区域贸易发展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欧盟作为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其对全球贸易的贡献仍是不可替代的。疫情之下,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和中欧关系的改善,相信中欧贸易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我认为在“十四五”时期,中欧贸易的增长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有可能出现欧盟和东盟交替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现象。从产品结构的发展趋势看,要特别关注服务贸易的扩张态势,特别是数字贸易的发展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